李建军:6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推广屯堡文化?
600余年来,屯堡文化既与当地不同文化和谐相处、交流交融,同时也保存了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精神。
贵州高原古文化在战国、秦汉时期已初现繁荣。魏晋以后,至唐宋元时期,贵州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贵州文化广纳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域文化之长,经过融会贯通,明、清达到繁盛,成就了“屯堡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等。元朝在贵州实施土司制度;明太祖“调北征南”,广设卫所,贵州建省,明中叶开科取士,王阳明“龙场悟道”;清朝“改土归流”,统一行政建制;20世纪上半叶,贵州成为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之地、抗日战争重要的大后方及“陪都”重庆的坚固屏障。
特殊区位与战略地位
自古以来,贵州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它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战国庄礄(?—前256年)经黔入滇;秦朝修“五尺道”经黔取滇摄交趾;汉朝修“夜郎道”平南越,打通南方丝绸之路;元朝大兴“驿站”;明朝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大军平定云南梁王叛乱后,在贵州“滇黔锁钥”之地就地屯军,形成通道两侧的屯堡聚落。20世纪民族存亡之际,滇黔公路、滇缅公路承担起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线建设,到21世纪的沪昆高速(沿线的中缅输油管线)、昆曼国际公路、中老国际铁路、第二条泛亚国际铁路通达云南瑞丽,将延伸至缅甸皎漂港,与印度洋连接,使今日之中国能够破解“马六甲之困”(皎漂港是中缅输油管线的起点,中缅输油管线沿着这条千年通道,与滇黔公路并行,达重庆和广西贵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和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统一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政治地理理想的建构与追求。在辽阔的疆域上建立起多元一体的辉煌文明,推崇“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格局,这其中就深深蕴含着中华文明追求团结统一的国家观。
2000多年来,连接中国西南乃至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这条战略通道始终如一地存在着。

安顺地戏表演 陈熙 摄
屯堡文化的缘起与流变
明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反叛,次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平定了梁王的反叛,征南大军在云南、贵州就地屯军,随后陆续“调北填南”。其目的是中央政府统摄边疆、巩固疆域,确保实现大一统目标。屯堡的建立,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治色彩。
屯堡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于屯堡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当时无疑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且是活态化地存续到现代。屯堡人的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源自江淮中原,既一脉相承又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模式和价值观念。
一开始,卫所军户理所当然是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实施有效治理的具体落实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屯堡聚落由体现国家意志的军事集团逐渐演变为地域生活聚落。屯卫逐渐变成村落,国家意志特征淡化而民间社会特征突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字,未尝偏废”。斗转星移,岁月变迁,边疆逐渐安宁,屯堡人个人身份也从军人变为农民。他们既维系和繁衍了族群的生命,也传承和发展了具有集体共在性质的文化。生活世界的经验构成屯堡人价值意义系统的来源,屯堡移民集团并未因为朝堂一声号令而长距离、大幅度地进行时空迁移,而丢掉了他们原有的文化基因与传统信仰。相反,由于中原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的落差,尤其是国家观念在乡民社会的巧妙融入,以国家形态带来的文化主体性在当地反而得到了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不断得到增强,对中原民族的同源性认同也明显有所强化,屯堡社区也形成了与其他民族文化迥然不同的文化景观和价值认同。
明代卫所制度销蚀瓦解后,民族间隔离的状态逐渐松动、崩解。到了清代,绝大部分卫所被撤销,原来的卫所军户也逐渐融入当地人群。屯堡汉族族群与少数民族的居住空间逐步演变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安顺古城游人如织
特殊价值与文化自觉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前提是对其文化高度认可与自觉弘护,也就是“文化自信”。
屯堡人所秉承的文化传统,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超稳定的系统。如同每一个时代的历史都是无数个人的历史所构成,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具体而琐碎的,在屯堡地区亦然,而且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并富有特征。因此,屯堡文化虽然表面上看似静止的河流,但其内部一直在缓慢流动着。但有一点无疑是亘古不变的:屯堡人绵延数百年为国奉献崇高的自豪感、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悠远的乡愁——“遥望江南三千里,家国情怀六百年”。
屯堡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它从一开始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黔中地区星罗棋布的屯堡村寨,屯堡人群数百年来与当地世居人群迥然有异的文化传统昭垂绵延,明清江南文化的流风余绪至今尚未绝响。屯堡村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信仰及建筑风格等文化事象,相沿成习,形成独特的屯堡村寨、特殊的屯堡文化,这也反映出一代代屯堡村民既具有适应所处环境的先天禀赋,又具备应付环境变化的可塑性潜质,与周边少数民族融洽相处,都能尊重彼此的差异,和而不同、和合共生。600余年来,屯堡文化既与当地不同文化和谐相处、交流交融,同时也保存了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精神。

屯堡地戏
研究推广与文化主体性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发布的《关于统筹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工作方案》提出,贵州省将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即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
文化认知是文化保护的基础,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根本。没有认知、自觉作为前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如同空中楼阁,保护也就成为被动行为而非主动意志。这样的保护就会对保护对象进行随意的修改拆解、生造,反而造成对保护对象的破坏。然而,要把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从“日用而不觉”上升到自觉,其间自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工作的积淀方能完成。
在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强调“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东方智慧,使其成为建构文化自觉下的“新乡土中国”的有机成分。

地戏传承人周顺。刘义鹏 摄
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不同民族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习俗、信仰、历史等传递给后代的过程,文化的代际传承中主体始终在场。可以认为,屯堡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曾经建构出区别于本地的其他本土知识与生计体系。但是,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屯堡文化是否还有这种不断调整与重构地方性知识体系的能力,并持续发挥作用?
今天研究推广屯堡文化的价值,既在于建立对过往屯堡历史的理解与尊重,更在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资源转化应用的创新意识,进一步阐述好屯堡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屯堡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11期
作者/李建军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年玉
二审/郎艳林
三审/吴文仙
-
阿根廷引入中国机器人促围棋推广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12日电(记者孟鼎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围棋协会正在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推广这一源自中国的古老棋艺。日前的一次活动中,他们引入了一台来自中国的围棋机器人,为当地民众提供沉浸式的围棋体验,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 4月12日,阿根廷围棋协会主席圣地亚哥·拉普拉涅(中)
时间:2025-04-13 16:50:00 -
先睹为快!38万公里外的“土特产”,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于4月13日开幕,中国馆也在世博会正式开园之际如期开馆。在本届世博会上,中国馆带来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展品——月球正面与背面月壤,让38万公里外的星辰触手可及,这也是人类首次零距离对比展出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壤。正面月壤有约20亿年前的年轻玄武岩
时间:2025-04-13 16:19:00 -
萌娃趣探禅城张槎大富村!亲子徒步解锁"绿美家园"共建密码
4月13日上午,张槎街道大富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眼看禅城·徒步小达人”亲子徒步活动。本次活动由禅城区妇联指导,吸引了180户家庭踊跃参与,旨在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家庭情感交流,同时以徒步的形式探索乡村自然美景与文化底蕴,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现场。/部门供图活动在大富小学和大富幼儿园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中
时间:2025-04-13 16:03:00 -
长江汽车供应链生态伙伴年度交流会举行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谢子牛)4月12日,由湖北长江车百链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链聚生态・智启新程”长江汽车供应链生态伙伴年度交流会举行。东风股份、比亚迪、华砺智行、法雷奥等150余家重点企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乘联会等多家行业协会齐聚一堂,共话汽车产业链新生态与未来发展方向。湖北长江车百链科
时间:2025-04-13 14:31:00 -
云南鲜花出口暴涨52.3%!韩国俄罗斯抢疯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花卉贸易国。中国花卉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花卉海外贸易持续增长,1至2月出口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在昨天闭幕的第27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上千种花卉园艺新品扎堆首发。今年前两月我国花卉出口同比增11.5%展览会上记者看到
时间:2025-04-13 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