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游子吟古诗意思讲解完整版(游子吟深度解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1 09:52:06    

孟郊的《游子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首诗,也是中小学感恩教育的必修课文。古今中外对亲情的歌咏,有不少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写母爱的代表作当之无愧是孟郊的《游子吟》。也是从古至今,大家公认这首诗是对母爱歌颂得最好的一首。即使是最不喜欢孟郊诗作的苏东坡也承认,孟郊的《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文辞淳朴而淡雅,却蕴含着浓郁的诗意,道出了古今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千百年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强烈的共鸣 。

现在逐步展开,一句句的看这首诗是怎么写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首句通过生活细节描写,缓缓展开了对于母爱的歌颂。这是一个人们最熟悉的生活细节,母亲在给远行的游子缝衣服。这个切入点太漂亮了。漂亮在哪里?第一,它最符合母亲的身份;第二,它最能牵动人心。

怎么叫符合母亲的身份呢?因为中国古代家庭分工,男耕女织,母亲每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纺纱织布,缝补衣衫。因此,缝衣服的母亲,本身就是最典型的母亲。那为什么又说它最能牵动人心呢?因为母亲挑灯缝衣,几乎是最有可能定格在游子心中的场景了。

游子的思绪就随着这条“手中线”,缓缓地展开了。这里似乎有一个不经意的对偶,“慈母”对“游子”,“手中线”对“身上衣”。通过对偶使我们想象两个情景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出,正是由于有无数个夜晚的“慈母手中线”,才会一点一点积累出“游子身上衣”。在这个想象过程中揣摩我们衣服上的一针一线是多么来之不易!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继续写细节,而且越来越细。刚才写的“手中线”,怎么游走呢?是密密地游走,一针一线走得非常密。也就是说,母亲想缝得非常结实。为什么要缝那么结实呢?因为“意恐迟迟归”。

她担心儿子回来太迟,也就是出去时间太长,衣物就会磨损太厉害,无人给他缝补。于是她希望尽己所能地缝得更结实一些。

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孟郊 50 岁时期作品,因为发自于肺腑,所以写的这么情切意真。孟郊在之前反复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待参加铨选的过程,其实都是他“迟迟归”的过程。

这位“游子”一直在外面漂泊、游荡、考试,终于在 50 岁得到了一个官职。这段漫长的经历,可能包含着无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瞬间。

每一次出行前,母亲都要给他缝衣服,每一次缝都是那么仔细,像有强迫症一样仔细,就是怕他这一去又得一两年才能回来,衣服很容易穿破。此时多缝一针,儿子也许就多穿一天,少挨一天冻。

现在的你可能很难想象古人这种现象,哪个时期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尤其孟郊这种特别贫苦的人,出门一趟,能带衣服只能是母亲做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对生活画面的精心剪辑,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则是对心理活动的高度提炼。

总的来说,这四句话是在写同一件事情,就是母亲给游子缝衣服。前两句是画面描写,后两句是心理展现。诗人的笔触越来越细,也越来越深。随着一针一线的积累,母亲对儿子的感情都缝进去了,那么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就在这一针一线之中酝酿出来了,引出了最后两句的感情高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个反问,意思是“寸草心”如何能报答“三春晖”呢?

三春是孟春、仲春和季春,也就是全部的春天。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小草,让小草发芽,成长。小草呢,也在努力向上,拥抱着阳光。可是,小草微弱的努力,怎么能够报答太阳呢?这大概就是五十岁的孟郊最深沉的感慨吧?

他从小不羁,年轻的时候还隐居过一段时间,也是四处游历过几年。孟郊在41岁时,才在母亲的督促与鼓励下,踏上了漫漫的科考之路。不料又接连受挫,直到第三次才得中进士。又过了四年,才得到平生第一个官职——溧阳县尉,终于能够养家糊口。

在这之前,母亲为他发了多少愁,替他操了多少心!如今,他终于可以把母亲接到自己工作地方养老了。可是,年过半百的儿子迟到的孝养,又怎能抵得上母亲此前几十年辛苦的付出!慈母对游子的恩德,不正像春晖对小草的恩德吗?

这是一个非常贴切比喻,写出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孝子的内心对于母亲的态度:我的报恩之心永远那么渺小,而母爱永远那么博大!

这首《游子吟》,既写出了每个人都能体会的一种感恩之心,同时也是诗人孟郊切切实实经历的一种人生感慨。他想对母亲说,我这么一点儿微薄的成就,这么一个卑贱的官职,这么一点儿可怜的感恩之心,怎么能够报答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支持与照顾呢?

这首诗是写于贞元十六年(800)孟郊选调溧阳尉后,接母亲来溧阳之前(诗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 )。他原想着开始报答母亲了,但事实情况是他因不屑俗务,官事荒废,专事苦吟,被罚半俸,被迫辞职,并将母亲送回故乡由弟弟照顾。

元年初(806年)经韩愈等人推荐,入河南尹郑余庆幕府,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然后孟郊又将母亲接来侍奉,才算过上了稳定生活。但这样安稳的日子仅仅 2 年多,元和四年(809年),孟郊的母亲去世了。孟郊至终是没有报答母亲。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

父母抚养子女之日长,而子女赡养父母之日短。因此,孟郊觉得自己的感恩之心,正像小草感激太阳在春天带来的温暖一样,是那样微不足道啊。

这首诗为什么传颂千秋而历久弥新呢?

因为这首诗说出了古今中外无数儿女心中的话——感恩母亲,孩子永远都无法报答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相关文章
  • 【聚焦科交会】科技创新 激活产业升级澎湃动能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手机快没电了,不用怕,在室内外光线下照一照,便可实现无感充电,前不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一款太阳能充电手机吸引了诸多目光。这款手机来自合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W,是行业首次将钙钛矿光伏电池应用在移动终端领域。这项手机充电技术的突

    时间:2025-04-24 01:05:00
  • 亿利达(002686.SZ)发布一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333万元,同比增长21.25%

    亿利达(002686.SZ)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3.34亿元,同比增长19.23%;归母净利润1333万元,同比增长21.25%;扣非净利润1064万元,同比增长52.93%。基本每股收益0.0235元。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时间:2025-04-24 01:02:00
  • 两岸同胞在大连共溯船政文化精神

    4月23日,与会人士共同见证两岸共写船政史书项目启动。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新华社大连4月23日电(记者李妍)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平台主场活动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会聚一堂,通过参观展览、圆桌对话等形式,探寻

    时间:2025-04-24 01:00:00
  • 中方反制措施见效!马斯克为“擎天柱”大倒苦水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由于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公司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生产受到影响。图源:央视新闻马斯克称,特斯拉正在与中国方面合作,争取获得出口许可,以便将稀土磁铁用于人形机器人。据此前消息,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预计将在今年生产

    时间:2025-04-24 00:46:00
  • 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 题: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新华社记者宋晨、刘祯、张建松4月23日,国家航天局在上海组织召开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多国专家学者在会上探讨该科研站未来合作模式与协同发展路径。新华社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时间:2025-04-24 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