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安那州在美国的位置(迷失的路易斯安那)
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排放出了巨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0从世纪初不到300ppm(百万分率)上升到目前接近400ppm的水平。
大气层中残留的巨量人为二氧化碳,破坏了世界的碳平衡与碳循环,高碳世界不期而至。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都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比如投资一系列的清洁能源技术,逐步取消煤炭和化石燃料补贴,构建新能源时代的市场结构等等。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石油资源型城市和石油资源型企业该何去何从?
01
迷失的路易斯安那
路易斯安那州位于美国南方,下临墨西哥湾,资源丰厚,土地肥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路易斯安那的支柱产业就是卖资源:
石油,天然气,海产品,农牧业。

在80年代初,石油与天然气曾是路易斯安那州妥妥的“支柱产业”,创造了近40%的GDP。

而且路易斯安那有美国唯一的近海石油港,几乎所有的国外石油都得来这儿卸货。
总之,能源产业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摇钱树。
靠着这个摇钱树,当地的就业也自然不成问题:
首先,能源行业提供的是“高薪职位”,行业平均薪水比州工资的中位数要高出不少。
其次,石油行业有强大的外溢效应,带来了高“就业乘数”。
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精炼和管道运输过程中增加一个工作岗位,会为其他行业带来3.4 个工作岗位 - 相比之下,制造业的乘数是1.6

吃资源的饭容易吃,也是真香。但问题是——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美国155个城市已承诺实现全社区100%可再生能源发电,有15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已制定官方目标,将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提高至50%,不少企业也承诺实现清洁能源转型。
而且,最近一连串的天灾也让路易斯安那很不好受:
2020年初,covid来袭,需求骤降,路易斯安那州大量炼油厂纷纷关闭,2020年中的一项调查显示,石油和天然气协会的公司解雇了 23% 的员工。事实上,自2014 年以来该州有2万5千多名前石油生产工人失去了工作,整体失业率达到30年来的最高点。

2021年,情况并没有好转,COVID变异、艾达飓风等再次让该州虚弱的石油行业雪上加霜。
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的66炼油厂是美国第 25 大炼油厂,covid之后大幅裁员,在遭受飓风艾达后造成了13 亿美元的损失,于去年11 月初宣布关闭。

是的,资源型产业正在衰落——
但下一个“石油、天然气”行业在哪里呢?这片区域如何“过渡”呢?
路易斯安那州现有的优势行业,一个是农业渔业,但它正面临着中国等国家的激烈竞争;另外一个是医疗行业,虽然就业人数多,但其优势并不明显,其整体工资水平比美国平均低12%。
那主动进行能源转型呢?
好像州政府并没有狠下决心,在政府出台的未来几年的工业和就业计划中,其主要内容依旧是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依然与液化天然气能源公司Venture Global LNG建立 100 亿美元的合作伙伴关系,但这种方案在纽约州/加州是完全通不过的。

更让人痛心的是,随着州内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工厂、储油罐拔地而起,空气中总飘着奇怪的味道,社区里花草树木叶子上总布满灰尘,不少居民出现哮喘、过敏,甚至癌症。
慢慢地,中产阶级开始离开路易斯安那州,机会开始跟着人才一起流失,无所事事的人开始在街上游荡,犯罪事件越来越多,社区越来越不安全,地产价值下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02
逃出生天的德克萨斯
隔壁的德克萨斯州的画风就有些不一样了 。
同为墨西哥湾沿岸州,德州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德州人也靠着资源迅速发家致富——
美国30家最大的能源公司中,有29家在德州首府休斯敦设有总部或分公司;集中了5000多家从事与能源相关的业务的公司。
可以说是真正的能·源·之·都。


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休斯顿靠着石油工业可谓是风光无两。
但好景不长,80年代油价萎靡不振,休斯顿经过阵痛后开始意识到要多极发展。
德州的休斯顿做了几件事情:
首先是双向拓展延伸石油产业价值链。德克萨斯州的许多石油公司已经从纯粹的炼油厂开始转变成石油化工的复杂生产商。
也就是说,这里不是石油产地中心,而是石油技术服务中心。
因为这里有管理及研发的技术人才——高端石油工程师、地球科学家、地质和石油技术专家、化学工程师、健康/安全工程师等等。如果某个油田的钻探工作越困难、越复杂,就越有可能从世界各地致电德州休斯敦寻求技术帮助。
第二,德州抓住机会,大力发展非油高科技产业,多条腿走路——
比如紧抱NASA大腿,发展航天产业。
1962年,NASA落户休斯顿,休斯敦抓住机遇,聚焦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企业家团队等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航天设计、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等高科技产业群。随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高科技产业成为了主导产业,摆脱了对石油产业等能源经济的过分依赖。


休斯顿将自己塑造成“航天之都”
再比如,靠着石油大亨的捐款,大力生物医药产业——
德州有世界上最大的生命科学“综合城”TMC,是最大的医学科研、医疗中心拥有44个成员机构,106,000名员工,每年接待病人800万人次。这些打造了州内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行业。

第三,重视教育与研发。
德州拥有多所著名大学:以理科和工程科为优势的莱斯大学、自然科学和工程为优势的休斯敦大学、南德州大学和圣托马斯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推进了高科技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人力资源培训,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实,每个产品,服务,业务模型都会被颠覆,颠覆只是时间问题,而超越S曲线的唯一方式 - 走在创新曲线之前。
创新动力就是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得到过优质教育的人才们。

依托产业布局吸引大量人才、技术和资金聚集,使得休斯敦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高科技产业成为了主导产业,摆脱了对石油产业等能源经济的过分依赖。

在能源转型这一问题上,不管你是对是错、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没有关系,因为大势已定,整个世界都在坚定地向着清洁能源迈进。
我国也有不少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从“资源城市”到“新能源之都”的转身,如何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跨越?
希望我们可以从这两组案例的对比中得到启发,积极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低碳生态,提升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技术,甚至扩大跨领域合作,重视体制改革,系统地实现城市转型目标。
-
【聚焦科交会】科技创新 激活产业升级澎湃动能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手机快没电了,不用怕,在室内外光线下照一照,便可实现无感充电,前不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一款太阳能充电手机吸引了诸多目光。这款手机来自合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W,是行业首次将钙钛矿光伏电池应用在移动终端领域。这项手机充电技术的突
时间:2025-04-24 01:05:00 -
亿利达(002686.SZ)发布一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333万元,同比增长21.25%
亿利达(002686.SZ)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3.34亿元,同比增长19.23%;归母净利润1333万元,同比增长21.25%;扣非净利润1064万元,同比增长52.93%。基本每股收益0.0235元。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时间:2025-04-24 01:02:00 -
两岸同胞在大连共溯船政文化精神
4月23日,与会人士共同见证两岸共写船政史书项目启动。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新华社大连4月23日电(记者李妍)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平台主场活动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会聚一堂,通过参观展览、圆桌对话等形式,探寻
时间:2025-04-24 01:00:00 -
中方反制措施见效!马斯克为“擎天柱”大倒苦水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由于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公司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生产受到影响。图源:央视新闻马斯克称,特斯拉正在与中国方面合作,争取获得出口许可,以便将稀土磁铁用于人形机器人。据此前消息,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预计将在今年生产
时间:2025-04-24 00:46:00 -
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 题: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新华社记者宋晨、刘祯、张建松4月23日,国家航天局在上海组织召开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多国专家学者在会上探讨该科研站未来合作模式与协同发展路径。新华社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时间:2025-04-24 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