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儒风论语丨神州同瞩 斯文在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7:33:00    

尼山圣境

一提到济宁,你会想到什么?是蕴藏着深邃智慧的孔孟之乡,是满载着商贸传奇的运河之都,还是席卷着食客味蕾的饕餮盛宴?……其实,不同版本的文化印记深深烙在每一个济宁人的心中。

“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华夏史”“引经据典,厚重典雅,这部大片值得一看”……大型纪录片《武梁祠》播出后好评如潮,精美的嘉祥汉代武氏墓群石刻让人叹为观止。如今,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济宁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

从华夏文明到儒家文化,济宁一直是文化的璀璨之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先贤们,在这里塑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不仅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不朽遗产。

毋庸置疑,长久以来,孔子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IP,其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老三孔”的古典韵味到“新三孔”的文化传承,从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到世界互联网大会、“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无数思想与文化在古老又年轻的济宁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在多元融合中展露华彩。这些不仅是一场场文化的庆典,更是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文明的交流。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

京杭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既是时光上的流淌,也是情感上的绵延。它不仅是润泽百姓的经济动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化根脉。

大运河济宁段在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处于中枢区段,明清两代在济宁设置最高司运机构以保障运河畅通,使得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竹竿巷、玉堂酱菜、码头、漕运……曾经的济宁,繁荣与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

现如今,在济宁各个港口,一艘艘现代化船舶沿河而下,满载集装箱的货船络绎不绝,智慧化港口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济宁紧握“运河之都”这张耀眼夺目的城市名片,让不临江、不靠海的城市通江达海,成为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水道”。

厚重济宁,是时间的积累,更是历史的积淀。随着“文旅热”不断升温,济宁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济宁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它以自己独有的浪漫和宁静,讲述着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传递着文明的温度与力量。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即将拉开帷幕,孔孟之乡将把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国际化表达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济宁的街巷间,流转着一种时光的味道,它温润而醇厚,宛如带着岁月的记忆,深藏于繁华城市的熙攘间,交织在非遗瑰宝的巧思间……

在感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若能品尝一顿非遗孔府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孔府菜的烹饪技艺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秉承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念,凝聚着儒家文化特色和底蕴,在中国所有菜系中,是最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的美食文化瑰宝,更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独特魅力可见一斑。

每当黄昏降临,济宁的老街便弥漫着一种诱人的香气,那是甏肉与米饭完美结合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甏肉,以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口感著称,经过长时间的慢炖,肉质酥烂,汤汁浓郁,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尝到岁月沉淀的味道。热气腾腾中饱含着济宁人特有的厚道爽快与热情好客,还有这座城市一贯融南汇北的运河情怀。

济宁夹饼以其重油重酱口味闻名,是济宁人早餐的首选。在圆圆的烤饼中,可以加入各种油炸或铁板煎炒的美食,再淋上精心调制的酱料,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让人一吃难忘,唇齿留香,仿佛一座城的烟火气都浸透在了这口饼中。

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

在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光阴中沉淀下的文化与技艺薪火相传,真正诠释了“天工开物”的东方美学。

济宁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楷雕的原材料源于曲阜孔林的楷木,已由原来的“寿杖”“如意”几个品种发展为孔子像、各种人物、花鸟走兽造型和文具等近百个品种,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成为尊贵、高雅、吉祥、和谐的象征。

嘉祥的石头,经过匠人的巧手,变成了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艺术品,展现出独特魅力。从浮雕到圆雕,从平刀块面到圆刀细琢,每一刀、每一刻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派石雕艺术风格,同样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孔子的智慧,儒家的教义,济宁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其不朽的魅力。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其创新性发展的探索。

从凝聚思想智慧的《论语》《诗经》,到融于现实生活的孔府器物,运用3D、光影雕塑、动态画卷等多种形式,孔子博物馆让游客在数字艺术的光影流转中品味儒家思想的魅力。通过科技赋能,孔子博物馆已经打造了10余个数字化场景。济宁市还依托公共文化云平台,开展文化场馆云上展览展演等服务,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展现新时代文化魅力,近年来,济宁市积极践行文化“两创”使命,文化“两创”从“新”出发。在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礼乐传习”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了孔子闻韶之乐,感受千年礼乐的儒风雅韵;在尼山圣境,主题快闪、有朋音乐季活动融合国风、电音、民谣等,给游客带来多种风格的视听体验,无人机秀、烟火秀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坐拥丰富文旅资源的济宁,在文化产业融合中丰盈业态、创新产品,非遗传承发展后劲十足。从一块顽石,到一枚古朴精巧的章印,如今,小小的印章已成为曲阜当地文化的新名片。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并拓宽销售渠道,“孔府印阁”于2008年开设网上店铺,目前,他们已拥有6家自营网店和100多家帮助当地人创业的众创网店,其篆刻印章产品已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石印产品网上销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相关文章
  • 乘“潇湘号”列车,赴一场山河与文化的约会

    华声在线4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 通讯员 游智宇)今天,伴随着悠长汽笛划破长空,华南地区首趟适老舒适型旅游专列“南方列车·潇湘号”缓缓驶离长沙站,向着韶山进发。这趟由广铁集团与湖南旅游集团携手打造的专列,不仅是全国首列以湖湘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列车,更以“适老服务+文化沉浸”的创新模式,开启了“

    时间:2025-04-25 21:36:00
  • 儒风论语丨神州同瞩 斯文在兹

    尼山圣境一提到济宁,你会想到什么?是蕴藏着深邃智慧的孔孟之乡,是满载着商贸传奇的运河之都,还是席卷着食客味蕾的饕餮盛宴?……其实,不同版本的文化印记深深烙在每一个济宁人的心中。“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华夏史”“引经据典,厚重典雅,这部大片值得一看”……大型纪录片《武梁祠》播出后好评如潮,精美的嘉祥汉代武

    时间:2025-04-25 17:33:00
  • 在“平视”的双向交流中看到更广阔世界

    最近,国际社交平台上一个词频繁出现:Real China(真实的中国)。它的热度,源于拥有3700万名粉丝的美国网红Speed(本名为小达伦·沃特金斯)的镜头。在直播中,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甲亢哥”的Speed,在上海武康路与遛狗阿姨闲聊,在重庆和大妈们跳广场舞,又在成都被火锅辣得“破防”,就是这样几

    时间:2025-04-25 06:03:00
  • 两岸同胞在大连共溯船政文化精神

    4月23日,与会人士共同见证两岸共写船政史书项目启动。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新华社大连4月23日电(记者李妍)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平台主场活动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会聚一堂,通过参观展览、圆桌对话等形式,探寻

    时间:2025-04-24 01:00:00
  • 去年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演出市场释放消费新活力

    从万人空巷的明星演唱会到沉浸式体验的小剧场话剧,看演出已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点。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国内演

    时间:2025-04-22 1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