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贸易额最近30多年增加6400多倍——在街头,感知中越经贸活力
超市里的哪吒玩偶、街边的一杯“中国风”奶茶、排队等候一碗河粉的中国顾客、在中企承建轻轨上通勤打卡的越南姑娘……在越南首都河内,常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中国元素”。
最近30多年来,中越双边贸易额增加了6400多倍,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近日,本报记者走上越南街头,感知中越经贸活力。
一杯奶茶
一只蜜雪冰城的甜筒冰淇淋,在越南河内,售价约合人民币3元。4月13日,正值周日,下午2时许,本报记者排在十多位顾客的队伍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观察:外国顾客四五位,当地顾客六七人。点单最多的当属冰茶饮,记者手里的这支甜筒冰淇淋,则跟国内口感几无差别。
到河内市中心看一看,李宁、大疆、名创优品、海底捞,这些中国年轻人喜欢的品牌和商店,也吸引了许多越南年轻人光顾。“在越南,中国品牌挺多的。我时不时会买中国产品,用得都不错。”在名创优品店内,正在选购香薰产品的越南姑娘陈玉瑛告诉记者。
这些都是街头醒目的中国招牌,往细里看,更有不少中国商人做着实打实的“中国元素”生意。一杯琉璃奶茶,“中国风”的包装,亲民的售价,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而这家店铺,从外观到产品,除了增加越南语的招牌和菜单,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道。店家介绍,为了更好地还原口感,店里的许多原料和设备都是直接从中国运来。
如果说大品牌出海有强大供应链的支撑,那小商铺是如何做到地道原料和味道“完美”复刻的?深入“肌理”,前提是“大动脉”的互联互通。
随着中越国际班列开行、智慧口岸启动建设,陆地边境口岸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中越两国货物和原料运输更加便捷畅通。仅以中越班列为例,2024年,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始发的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超1.9万标箱,同比增长近12倍,全年5次刷新单月发运量纪录。
目前中越跨境铁路合作正加速推进。近日,中越双方明确优先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未来5至10年,中越乃至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认为。
一杯奶茶,背后是持续联通的基础设施。
一颗榴莲
进入产季,河内街头的越南榴莲多了起来。与此同时,许多人正忙碌着,为越南榴莲进入中国商超做着准备。
中国商人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去年,经由他的工厂,大约300个货柜的榴莲进入中国市场。从火龙果到榴莲,10年前,周先生开始到越南做水果生意,亲眼见证中国消费者对进口水果的热情攀升。为了让越南水果更高效地抵达中国市场,近几年,他在越南不同地区开设两家工厂,专门处理水果采购、筛选、包装等流程。“有政策支持,水果贸易还是很有未来的。”他说。
随着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荔枝、榴莲、椰子、腰果等越来越多越南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也为越南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越南海关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越南对华出口的果蔬、水产品金额分别达到41亿美元、1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23.2%。在当地,不仅种植农户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还有许多村民为进入越南的中国商家提供运输、仓储等服务,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采访中,多位在越南做生意的中国商人表示,他们密切关注着两国贸易的动向,关注是否有新的贸易单品准入等,这些机会都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意。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趋紧密。中国连续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在新投资项目数量上位居首位。
“中越贸易互补性较强,不断提升的双边贸易额给两国带来了实际利益。”许利平认为,一方面,越南的农产品对华出口额大幅增长,既增加了越南农民的收入,又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价廉物美热带水果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通过越南生产基地进入地区乃至全球市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协同,有助于打造越来越牢固的地区产供链体系。
一条轻轨
清晨5点半,越南首都河内,城市刚刚苏醒,列车从车辆段稳稳推出,沿着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一路飞驰,上下穿梭的人们,开启了新一天的生活。
4月12日上午10时许,河内法律大学学生草原熟练地登上列车,坐在喜欢的窗边位置,出发去学校上课。从文溪站到泰河站,这条线路,她几乎每天往返。“舒服、干净、方便,节省时间。”她说。恰逢周末,这条线路上出行的乘客不少。站台上,一些游客拍照打卡“河内新地标”;车厢里,很多年轻人特意搭乘轻轨看城市街景。
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是越南首条城市轻轨,由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2021年11月投入运营。线路全程约13公里,设有12个站点,列车行驶全程仅需23分钟,用时比汽车出行快将近1小时,比摩托车快20分钟,既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也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
凭借便捷、舒适、准时的特点,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成为不少当地人的通勤选择。34岁的阮清河现在每天乘坐轻轨上下班,“以前上班骑摩托车,大概40多分钟,有了轻轨只要15分钟左右,不怕堵车,不怕风吹日晒,乘坐很舒心、放松”。阮清河也是中铁六局越南公司员工,10多年来,她见证了这条轻轨建成、通车、运营、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全过程。“能够参与这条线路的建设,为这座城市作出贡献,我非常自豪!”她说。
中铁六局越南公司副总经理张强介绍,项目在2023年底完成了全部质保工作,到目前保持高效、平稳运行。截至今年4月,线路累计载客超3500万人次,因为绿色便捷、票价合理,日益受到河内市民的欢迎。
不仅是轻轨,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光伏、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有力保障了越南电力供应。2024年中国赴越游客超过370万人次,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多条跨境自驾游线路开通,让“一日游两国”成为现实。
用阮清河的话说,“这条轻轨帮助我成长”。一个个项目,正打开更多合作与成长的空间。
-
张又侠董军分别与印尼国防部长会见会谈
4月2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京会见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沙夫里。国防部长董军同日与沙夫里举行会谈。张又侠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树立了南南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相互理解支持,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昨天两国外长防长“2+2”对话
时间:2025-04-22 21:54:00 -
美国试图在俄中之间“打楔子”,我驻俄大使回应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消息,4月21日,张汉晖大使就中俄关系、中美关系等问题接受“报纸网”书面采访。采访全文如下: 一、普京总统曾表示,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您如何评价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状?我完全赞同普京总统对中俄关系的评价。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日益成
时间:2025-04-22 15:05:00 -
双边贸易额最近30多年增加6400多倍——在街头,感知中越经贸活力
超市里的哪吒玩偶、街边的一杯“中国风”奶茶、排队等候一碗河粉的中国顾客、在中企承建轻轨上通勤打卡的越南姑娘……在越南首都河内,常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中国元素”。最近30多年来,中越双边贸易额增加了6400多倍,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近日,本报记者走上越南街头,感知中越
时间:2025-04-22 14:32:00 -
2025抖音直播行业生态大会举行,各方共论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2025抖音直播行业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向上向善,聚势焕新”为主题,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司长侯振刚,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李云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侯振刚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坚持监管与培育并重,逐步建立了“直播平
时间:2025-04-22 10:59:00 -
如何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微信朋友圈热点推荐 1【理响中国·经视图】如何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2心怀国之大者 牢记殷殷嘱托|让祖脉秦岭美景永驻、青...3“五一”假期将至 旅游市场大幅升温4消费新观察丨年轻化+现代潮 酒旅融合串联多元消费场景5首发首展、“即买即退”……用240小时这样逛上海6何以中国|茶香韵千年7多彩番茄
时间:2025-04-21 1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