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完整破译小麦“生命天书”,给“粮仓支柱”装上基因导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15:00    

全球首个六倍体小麦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图谱在山东绘就

中国完整破译小麦“生命天书”

◆给“粮仓支柱”装上基因导航 ◆为新品种培育按下加速键

如果把小麦的基因组比作一本由145亿个字符写成的“生命天书”,过去的科学家只能看到并读懂其中零散的章节,而如今,这本“天书”第一次被从头到尾完整破译。

4月7日,来自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布全球首个六倍体小麦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图谱,完成对小麦全部21对染色体头尾无缺口精准拼接,标志着人类对小麦这一“粮仓支柱”的认知迈入无盲区时代。这项被比喻为“给小麦装上基因导航”的突破,将为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的新品种培育按下加速键。

登顶“植物界珠峰”

作为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基因组堪称“植物界的珠穆朗玛峰”,它的遗传密码总长达14.51Gb,含145亿个碱基,是水稻的40倍、人类的5倍,更拥有三套既高度同源又有明显分化的亚基因组,如同三套被撕碎后混成一堆的百科全书。尤其让科学家头疼的是,基因组中近85%是重复序列,就像把同一段文字复印了成千上万次后胡乱拼贴,传统测序技术如同拿着模糊的放大镜,始终无法看清全貌。

“过去我们只能通过零碎的基因组片段推测小麦的生命逻辑,现在终于有了完整清晰的图谱。”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主任邓兴旺说。

为了把这本小麦“生命天书”拼接完整,邓兴旺组建了一支21人的跨学科团队,集合了测序技术专家、生物信息学家和育种专家,历经两年多艰苦攻关,终于在2023年8月绘制出完整图谱,实现“珠峰登顶”。

基因组测序是解析生命密码的关键技术。在绘制图谱过程中,科研团队创造性地融合两种前沿测序技术:PacBio HiFi测序技术如同超高精度显微镜,能够精准读取2万个碱基长度的DNA片段;ONT超长测序技术则如同全景广角相机,单次测序长度可突破20万个碱基。为突破数据运算瓶颈,山东省政府专项支持扩容升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基因组组装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保障。

为小麦编写“免疫程序”

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员陈时盛长期致力于小麦抗病遗传育种实验,借助全新基因组图谱,他的团队刚完成一个抗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在以前版本的参考基因组图中,有些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存在组装错误,一度使课题研究迷失方向、陷入僵局。”陈时盛形象地比喻,“这份图谱为小麦遗传研究装上了完整版的导航系统,我们可以精准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坐标,快速锁定候选基因,显著缩短研究周期。”

最复杂的难题往往藏着最珍贵的宝藏。“有了完整基因图谱,我们第一次能精准定位控制抗病、高产等性状的‘开关’。”论文共同作者何航研究员展示了3.4万个过去未被发现的高置信度基因。例如,一批NLR抗病基因的识别,让科学家能像编写“免疫程序”般设计抗病的小麦。

这项研究成果还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的科学发现:小麦从四倍体升级为六倍体时,基因组发生过23次“乾坤大挪移”,总计5.18亿碱基的染色体倒位,暗示着小麦祖先在进化中不断“试错重组”,最终筛选出最优版本;占基因组大头的重复序列也并非“垃圾文件”,其中隐藏着小麦进化的“生存智慧”,海量的遗传变异素材使其能够在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威胁中“见招拆招”。

给种子装上“中国芯”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年产量已接近8亿吨,养活了全球35%以上的人口。随着中国科研团队将完整基因组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人类在驯化小麦一万年后,终于真正读懂了这位“老朋友”的生命密码。

这项成果也被视为应对粮食危机的“科技盾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干旱、高温和新型病原体频发,小麦主产区的稳产压力陡增。“完整基因组就像一套‘应急预案库’,我们可以快速找到让小麦耐旱、耐盐的基因组合,设计出适应更恶劣环境的‘未来小麦’。”邓兴旺告诉记者,通过掌握杂交小麦技术制高点,团队正在培育兼具抗病、高产、优质特性的突破性新品种,目前已开发出2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

正如邓兴旺所言:“读懂小麦的基因组,就握紧了粮食安全的命脉。”这场已持续数十年的“基因解码战”,不仅让中国在国际农业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更让“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底气更足。

(大众新闻记者王佳声 张蓓)

相关文章
  • 中国完整破译小麦“生命天书”,给“粮仓支柱”装上基因导航

    全球首个六倍体小麦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图谱在山东绘就中国完整破译小麦“生命天书”◆给“粮仓支柱”装上基因导航 ◆为新品种培育按下加速键如果把小麦的基因组比作一本由145亿个字符写成的“生命天书”,过去的科学家只能看到并读懂其中零散的章节,而如今,这本“天书”第一次被从头到尾完整破译。4月7

    时间:2025-04-11 07:15:00
  • 多项违规“影响恶劣”,想念食品上市梦碎

    本有希望成为“挂面第二股”的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想念食品”),上市梦暂时破灭。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对想念食品作出纪律处分决定,认定该公司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销毁证据、信息披露不实、财务内控重大缺陷等违规行为,决定对其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想念食品自

    时间:2025-04-08 12:23:00
  • 影响肥胖的基因达400多个 、体重不是胖瘦唯一指标、中医也能减肥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体重与哪些因素相关?基因是否能决定胖瘦?体重跟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科学减重?近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有关专家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和支招。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

    时间:2025-04-06 18:53:00
  • 各地抢抓农时有序推进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明时节农事忙。眼下,各地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为夏秋农作物丰收打下基础。北方多地冬小麦进入春管关键期。当前,河北3300多万亩小麦长势向好,当地通过智慧灌溉浇水补墒,让冬小麦喝饱喝足第一茬“返青水”。目前,河北一、二类壮苗麦田占比超92%。在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拔

    时间:2025-04-06 09:27:00
  • 青海这些产业入选2025年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

    我省蔬菜、牦牛、藏羊产业入选2025年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中,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冷凉蔬菜产业集群、玉树州曲麻莱县约改镇牦牛(产业强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快尔玛乡

    时间:2025-03-31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