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3:31:00    

中新社莫斯科4月1日电 当地时间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

王毅说,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两度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在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为深化两国全方位战略协作作出新的重要部署。中方愿同俄方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向前发展,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年中俄两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良知,赢得了世界和平。中方愿同俄方一道,肩负起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责任,排除干扰,坚守正道,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相信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一定会焕发新的活力,迈上新的阶段。

拉夫罗夫表示,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为俄中战略协作注入强劲动力,引领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中有着悠久的睦邻友好传统、漫长的共同边界和广泛的共同利益,俄方愿同中方一道,按照两国元首确立的指导原则,推动俄中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俄中密切协作,为世界注入稳定性。俄方高度赞赏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议,完全支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愿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捍卫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决不允许纳粹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外交部门协调,筹备好年内各层级交往。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物质基础。办好“中俄文化年”,丰富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好。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联合国框架下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全球南方国家正当权益。

双方就乌克兰危机等交换了意见。拉夫罗夫表示,俄方着眼消除危机根源,致力于构建持久的欧亚安全架构。王毅阐述了中方一贯立场,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争取和平的努力,愿通过“和平之友”小组继续为和平积累国际共识,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双方还就当前国际局势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动向协调了立场。(完)

相关文章
  • 佩斯科夫:俄总统特别代表可能于本周访美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总统特别代表、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可能于本周访问美国华盛顿。△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资料图)俄美元首会晤日期、地点未定佩斯科夫称,关于俄美两国元首可能会晤的日期和地点,目前还没有具体细节,但与美方的接触仍在继续。此外,他表示,美

    时间:2025-04-02 22:16:00
  •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

    中新社莫斯科4月1日电 当地时间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王毅说,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两度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在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为深化两国全方位战略协作作出新的重要部署。中方愿同俄方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共同推动中俄

    时间:2025-04-02 03:31:00
  • 特稿|挺进缅甸灾区 中国救援争分夺秒

    新华社仰光4月1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12时50分许,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救援力量随即与时间展开赛跑:集结、飞赴、抵进、施援……在曼德勒、在内比都、在仰光,都有中方救援队忙碌奋战的身影,与之相伴的,还有频频传来的幸存者获救的消息。 胞波情谊 星夜驰援“中国和缅甸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两国人

    时间:2025-04-01 11:51:00
  • 外交部:约400名中国人员正在缅甸抗震救灾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缅甸地震发生后,中方第一时间向缅方表达了慰问并提供了救灾援助。发言人能否介绍更多情况?郭嘉昆表示,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和领事保护工作。云南救援医疗队震后18小时即抵达缅甸,是第一支进入地震灾区的国际救援队

    时间:2025-03-31 18:01:00
  • 美乌总统就俄乌停止袭击能源设施达成一致

    美国白宫19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上午通电话,就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止袭击能源设施、实施“部分停火”达成一致。△资料图这份由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共同签署的声明说: 特朗普在通话中向泽连斯基全面介绍了美俄元首18日通话情况及讨论的关键问题。美乌技术团队

    时间:2025-03-20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