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汤 千般滋味,蒙自过桥米线“香”上了《人民日报》
要问蒙自过桥米线
究竟有多惊艳?
小蒙已经夸“累”了
今天
就来看看
人民日报是如何夸赞
蒙自过桥米线的
4月5日(今天)
《人民日报》刊发文章
《一碗热汤 千般滋味(跟着味蕾去旅行)》
将蒙自过桥米线
再次推上全国“美食榜”

一起来看看原文
↓↓↓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
一碗热汤 千般滋味(跟着味蕾去旅行)
本报记者 叶传增
《人民日报》
(2025年04月05日 第 07 版)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的配菜生盘。
薛莹莹摄(影像中国)
“汤来喽,小心烫!”伴随着服务员的提醒,一大碗热汤端上餐桌。汤色金黄,汤的温度高达90摄氏度,氤氲的汤气散发出浓浓的香气。

“汤是过桥米线的灵魂”。云南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丽珠坚持每天凌晨起床熬煮食材四五个小时,只为一碗地道的汤。随着热汤上桌的除了米线,还有十几份配菜——鹌鹑蛋、鸡肉、豆皮……“一放鹌鹑蛋,寓意圆满富贵;二烫鲜肉,寓意好运长久……”在王丽珠的指导下,食客按照“先生后熟、先荤后素”的顺序,将食材依次下入热汤。

米线是云南的日常美食。发源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过桥米线,凭借精致的摆盘、丰富的配料、鲜美的汤底,吸引各地游客,蒙自市也被誉为“中国过桥米线之乡”。2014年,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过桥米线过的是哪座桥?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数百年前,一位书生在蒙自的南湖苦读,他的妻子过南湖桥给他送饭。为了让饭菜送到后还是热腾腾的,这位聪明的女子携罐提篮带着鸡汤、肉片、米线等,到达再将食材放入汤中,因而得名“过桥米线”。

一碗热汤,千般滋味。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会长刘雯琦介绍,近年来蒙自市深入挖掘过桥米线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过桥米线的形式和内容,推进对外美食交流和商贸往来,持续提升蒙自过桥米线的知名度。

据统计,蒙自市现有各类米线经营主体2000余家,从业人员约2万人。当前,蒙自市将过桥米线产业纳入全市重点发展项目,成立蒙自市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构建了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串起了一条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产业链。据介绍,蒙自市将进一步挖掘美食文化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味蕾游”体验。
蒙自过桥米线
香飘万里
其中的奥妙
等您来一探究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部分图片来源蒙自市融媒体中心资源库
编辑:杜孟霓
-
云南鲜花出口暴涨52.3%!韩国俄罗斯抢疯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花卉贸易国。中国花卉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花卉海外贸易持续增长,1至2月出口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在昨天闭幕的第27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上千种花卉园艺新品扎堆首发。今年前两月我国花卉出口同比增11.5%展览会上记者看到
时间:2025-04-13 09:53:00 -
李建军:6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推广屯堡文化?
600余年来,屯堡文化既与当地不同文化和谐相处、交流交融,同时也保存了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精神。贵州高原古文化在战国、秦汉时期已初现繁荣。魏晋以后,至唐宋元时期,贵州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贵州文化广纳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域文化之长,经过融会贯通,明、清达到繁盛,成就了“屯
时间:2025-04-12 16:44:00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跃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每经AI快讯,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跃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陈跃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与他人串供,转移、隐匿证据,对抗组织审查;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违背组织原则,个人
时间:2025-04-11 11:21:00 -
健身热潮涌春城
虽然春寒料峭,但空气中已透出丝丝暖意。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6点,长春南湖公园的湖面上还飘着薄雾,65岁的退休教师张阿姨已经和她的健身队开始了晨练。伴随着优美的旋律,20多位银发老人整齐划一地舞动着太极扇,成为早春公园里动人的风景。“我们这支队伍成立3年了,除了极端天气,雷打不动每天早上6点开练。”张
时间:2025-04-10 09:03:00 -
云南省自然资源智能监测与时空大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筹)揭牌
云南网讯(记者 侯婷婷)近日,云南省自然资源智能监测与时空大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筹)揭牌仪式在昆明举行。该实验室由省地矿测绘院有限公司、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将围绕云南独特地理环境的自然资源监测和时空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问题,以构建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自然资源智能监测
时间:2025-04-10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