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胃后她瘦了80斤!手术减肥你了解吗?|体重“莞”理年⑤

减肥,为什么这么难?!
随着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启动,“体重管理”成为时下热词,有网友戏称“国家不允许你再胖下去了”。当饮食运动等基础干预方式难以“瘦下去”时,外科减重手术成为守护健康的最后一道医学防线。
什么样的患者会被建议进行减重手术?手术风险有何风险?近年来减重手术领域有哪些技术突破?南方+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疝与减重外科主任李力波,解读肥胖防治新趋势,并针对备受关注的减重手术进行专业解析。

只有灵活的胖子
没有健康的胖子
“只有灵活的胖子,没有健康的胖子。胖直接增加了所有器官的负担,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控制不了人性的弱点,你还会胖起来。”李力波直言。
据李力波观察,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久坐、饮食高热量化、外卖普及,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确实显著上升。并呈现年轻化、区域差异缩小、代谢性疾病并发增多等现象及特征。
具体而言,肥胖不再局限于中老年,青少年和年轻群体的肥胖率上升明显,这可能与电子设备使用增加、运动减少有关。此外,过去肥胖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现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人群的肥胖率也在快速追赶,反映出饮食结构变化,高糖高脂食品的普及。伴随肥胖而来的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呈现低龄化趋势,许多人在30岁前就出现代谢问题。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预防肥胖?李力波建议:在饮食上,应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糖和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的比重。在运动方面,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力量训练。在睡眠与压力上,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压力性进食。
李力波强调,腰围持续增加(男性≥90cm,女性≥85cm)是内脏脂肪堆积的信号,无明显原因的疲劳、气短,可能提示代谢异常,食量未变但体重缓慢上升,可能是新陈代谢减慢的早期表现,这些身体释放的预警信号要重视。
外科是体重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什么样的患者建议进行减重手术?
外科是体重管理的最后一道防。过去,外科减重手术被视为“极端手段”,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宣传普及,手术的接受程度日渐提升。
李力波介绍,外科减重手术主要有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这是治疗严重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有效选择,在欧美国家已较普遍,中国也在逐步跟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减重代谢手术适应症已形成精准分层体系。指南明确,手术推荐等级需依据体重指数(BMI)结合代谢异常程度综合判定:对BMI≥32.5的严重肥胖患者强烈推荐手术干预;BMI在27.5-32.5区间且伴随两种以上代谢疾病者,手术可显著改善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14类合并症;而BMI低至25-27.5的临界肥胖群体,若合并糖尿病且常规治疗失效,经多学科团队及伦理委员会双重评估后亦可谨慎开展。
对于特殊年龄群体,指南作出严格限定:70岁以上患者需全面评估器官功能及手术耐受性;未成年人手术门槛则设定为BMI≥32.5合并两种代谢疾病,或BMI≥37.5合并一种代谢疾病,且必须通过心理评估及术后管理能力审查。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的中心型肥胖者,即使BMI未达标准,经影像学确认后也可提升手术优先级。
该指南同步划定了八类严格手术禁忌证,明确禁止为以下群体实施减重代谢手术:明确诊断为非肥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滥用药物、酒精或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未得到良好控制者;智力障碍或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者;对于未减重的预期不符合实际者;不能理解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者;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者;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手术者,均被列入禁止手术名单。
减重手术技术进步显著
患者术后体重下降40公斤
一位30岁女性,术前BMI达42,伴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生活质量极低。接受袖状胃切除术后,1年内体重下降40公斤,血糖和血压恢复正常。她恢复工作并开始运动,5年随访显示体重稳定,心理状态也明显改善。
这是李力波印象深刻的患者,在他看来手术不仅是减重,更改变了整体生活轨迹。
李力波介绍,近年来,我国减重外科领域迎来技术突破,临床实践呈现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体系已成为临床主流,该手术切口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和感染风险大幅降低。与此同时,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提供更高精度的操作,特别适用于复杂病例,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对于不愿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胃内球囊、胃缝合术等非手术侵入性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数据显示,新技术使平均手术时间从2-3小时压缩至1-2小时,住院天数减少至1-3天,安全性显著提高。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减重手术风险,李力波表示,在规范诊疗体系下,术后营养缺失问题可通过系统性管理有效防控。临床数据显示,袖状胃切除等主流术式虽会减少胃容量或吸收面积,可能导致维生素B12、铁等缺乏。但术后规范补充营养,如口服或注射维生素,并定期随访监测,能有效预防。
对于术后体重反弹问题,部分患者术后体重可能回升,研究显示,5年内反弹率约20%-30%,主要与生活习惯(如暴食、高热量饮食)有关,而非手术本身失败。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可显著降低风险。
“现代微创技术下,手术死亡率已降至0.1%-0.5%,并发症发生率约5%-10%,远低于未治疗肥胖带来的长期健康风险。”李力波说。
对于考虑减重手术的人群,李力波提出全流程管理建议:首先是优先选择有丰富经验的三甲医院或减重专科中心,查看医生资质和手术成功率。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全面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与医生充分沟通期望和风险。术后康复阶段要严格遵循医嘱,调整饮食,如少量多餐、高蛋白低糖,坚持适度运动,定期复查。在心理建设方面,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调整对手术效果的预期。
策划:靳延明
统筹:欧雅琴
撰文:欧雅琴 郑家琪
摄影:龚名扬
设计:钟雨晴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 欧雅琴;郑家琪;龚名扬;钟雨晴
健康东莞
-
切胃后她瘦了80斤!手术减肥你了解吗?|体重“莞”理年⑤
减肥,为什么这么难?!随着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启动,“体重管理”成为时下热词,有网友戏称“国家不允许你再胖下去了”。当饮食运动等基础干预方式难以“瘦下去”时,外科减重手术成为守护健康的最后一道医学防线。什么样的患者会被建议进行减重手术?手术风险有何风险?近年来减重手术领域有哪些技术突破?
时间:2025-04-03 10:16:00 -
柳林县局安排部署2025年度化妆品安全工作
【来源: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_基层动态】为切实提升化妆品质量安全,规范化妆品经营市场秩序,确保2025年重点监管工作逐步有序推进,柳林县市场监管局近日召开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安排部署会。会议明确2025年化妆品监管工作重点,一是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持续筑牢化妆品安全底线;二是突出重点治理整治,有效化解化
时间:2025-04-03 09:57:00 -
国风新材:本次交易的多项重要事项
金融界4月2日消息,国风新材公告称,本次交易中,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交易对方、募集配套资金认购方对通过本次交易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有相应锁定安排。上市公司聘请国元证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其具备保荐机构资格。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期为交易完成当年起的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即2025年度、2026年度和202
时间:2025-04-02 21:53:00 -
关注“星星的孩子”:让孤独症群体都能被温柔以待
□许海龙4月2日,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方式和行为模式,还伴随感觉异常等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在7‰至1%。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研究结果认为是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月2日 《新华每日电
时间:2025-04-02 16:40:00 -
促进医疗服务提升 洋浦医院开展“院长陪你来看病”活动
【来源:洋浦经济开发区_洋浦动态】为疏导排查医院就诊流程中存在的“梗阻”环节,优化完善就诊流程,有效解决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3月31日,洋浦医院开展“院长陪你来看病”主题活动。活动中,洋浦医院院长赵延旭以陪同患者就诊的方式,陪同患者从挂号、候诊、检查、结算、取药等就医流程,并在外科
时间:2025-04-02 1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