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法院:践行 “枫桥经验” 筑牢基层治理法治根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吴锦行 通讯员 曹雯政 宋佳潞
在广袤的豫东大地上,人民法庭犹如扎根沃土的大树,默默守护着一方水土。近年来,商丘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坚持强基导向,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释放“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成效。
多元解纷凝聚合力
“您好,请问是张小莉吗?我是咱们物业纠纷调解工作站调解员毕春林,您明天上午有时间吗?大家坐一块聊聊。”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商丘市睢阳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站调解员毕春林马上拨通下一位业主的号码,继续征求对方的意见。
为什么要挨个召集业主?物业纠纷工作站又是什么?
原来是业主张大爷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满,拒缴物业费,被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睢阳区人民法院凯旋人民法庭庭长王志勇接手此案后,了解发现小区内230多名业主面临相同的法律问题,决定选择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示范诉讼”。
随后,在王志勇的指导下,调解员毕春林召集其他相关业主,参照生效判决从案件的法律依据和利害关系等方面出发,联合开展调解工作。
在类案示范效应下,其他237户业主最终与物业公司达成调解,主动缴纳了拖欠的物业费。该系列物业纠纷案得以快速一揽子化解。
“物业纠纷类案件虽标的额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拖欠物业费也往往是因为对物业服务心存不满,若审理不当,容易激化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影响小区的和谐稳定。”王志勇说。
为此,凯旋法庭在审理该类案件中,坚持能调则调、应调尽。整合多方力量,将司法服务前移至社区,分别在商丘市睢阳区不同办事处成立五个物业纠纷调解工作站,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司法部门、物业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四维协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衔接”,实现纠纷受理、调解介入、审理裁决“全流程、一站式”办结。
凯旋法庭的创新实践并非个例,在商丘,这样的多元解纷模式正以不同形式落地生根。

图为柘城县人民法院牛城人民法庭将当事人请到“安心”调解工作室谈心 贾国峰/摄
柘城县人民法院牛城人民法庭与牛城派出所、司法所联合成立“安心调解工作室”暨“庭所联调工作站”,针对辖区矛盾纠纷定期进行排查,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矛盾纠纷的主动权。今年以来,“庭所联调”的模式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功化解了包含家庭、邻里、情感、土地等矛盾纠纷7起,促进了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睢阳区人民法院新城人民法庭建立“金银花婚姻调解工作室”,针对涉及妇女权益的案件,邀请政协委员、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到庭共同参与调解,有效降低辖区内婚姻家事纠纷上升成诉的风险。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法院等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推动各类调解力量协调联动。”商丘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飞说。
商丘法院也认真践行这一要求,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解纷组织的协调联动,推动各类解纷力量发挥作用。
“一庭一品”特色创优
走进夏邑县会亭镇打火机产业园区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着赶制订单。
在总面积不过65平方公里的会亭镇,却聚集了40多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周边2万人在这里就业。
产业繁荣的背后,劳资纠纷、合同争议等矛盾也随之增多。
为此,夏邑县人民法院会亭人民法庭联合夏邑县打火机产业协会成立调解工作室,以“法庭+商会”模式同心发力,初步实现商人纠纷商会解。
同时,为辖区企业制定专属“法律套餐”,帮助企业制定买卖合同、劳务合同、融资担保合同样本等十余份,较大地提高了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
“会亭法庭是商丘法院因地制宜打造‘一庭一品’特色品牌的生动实践。”商丘中院民一庭庭长郭玮说,“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商丘法院党组在通盘考虑全市法庭共性特点和充分研判不同法庭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各人民法庭立足实际,打造“一庭一品”特色品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民权县人民法院南华人民法庭主动与南华街道办事处物业共治联盟对接,创新“党建+法庭+社区+公司”工作模式,通过联勤服务中心微信小程序上报平台,依据居民上报信息,法庭与相关部门迅速对接商讨方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成讼的良性循环。

图为睢县人民法院河堤人民法庭在白楼乡巡回审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李方弟/摄
睢县人民法院河堤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内包工头较多的特点,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在白楼乡政府设立建筑行业维权工作站,建立“乡镇领导—法庭干警—村委领导—网格员—包工头”,为当地建筑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工作站成立后,今年1-3月,当地该行业劳务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62.5%。
“‘一庭一品’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法庭能动履职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满足辖区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法庭品牌的认知度、认同感。”商丘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亚萍说。
延伸职能司法为民
“我来这个广场旁听得有四五次了吧。”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的村民老张回忆说。
在郭土楼村的“以孝治家”法治广场,坐着三四十位当地村民,他们都是来旁听虞城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此次庭审的。这起姊妹们之间的健康权纠纷案,在法官和旁听群众的共同劝解下,实现了当庭和解、即时履行。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庭,是因为在郭土楼村里,村民们互帮互助、邻里和睦,这种气氛可以感染当事人,引导他们化解矛盾、达成和解。”虞城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庭长陈学勤道出了原因。
2024年以来,城郊法庭已在“以孝治家”法治广场开展涉赡养、抚养、高额彩礼、相邻关系、婚约财产等案件巡回审判6场,在诉源治理中汇聚形成了“孝的力量、家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
在商丘,人民法庭深入基层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已成为常见做法。除此以外,人民法庭还通过诉前调解、以案释法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借助新媒体直播带“法”,让法治声音传遍城乡每个角落。
依托芒砀山旅游区,永城人民法院芒山人民法庭法官下沉到乡镇,与网格群对接,共同处理矛盾纠纷,形成“法官+景区+调解员”的治理新模式,推动诉调对接再向前延伸,实现解纷关口前移。今年1-3月芒山法庭办理民事诉讼案件387件,服判息诉率95.42%,平均审理天数32.33天,审判、执行各项指标均居商丘地区前列。

图为宁陵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围绕婚姻家庭主题开展普法直播 边丽娜/摄
在西边,宁陵正逢梨花时节,游人如织。宁陵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借着“梨花周”的东风,创新开展“线上直播+线下服务”双线联动,推出“直播带法”“巡回调解”等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梨花盛景。当天吸引线上线下游客、村民6万余人次参与,发放普法材料3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60余件,调解纠纷1起。除此以外,城郊法庭在梨花桥村设立“法官联系点”和“农忙法庭”,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神经末梢”,贴近基层,贴近人民群众,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
“枫桥式人民法庭”怎么创建?又该如何抓实?
对商丘法院来说,答案就是多办案、办好案,做深做实指导人民调解,更好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
以司法之力赋能乡村振兴,新时代“枫桥经验”篇章正在商丘续写……
-
商丘法院:践行 “枫桥经验” 筑牢基层治理法治根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吴锦行 通讯员 曹雯政 宋佳潞在广袤的豫东大地上,人民法庭犹如扎根沃土的大树,默默守护着一方水土。近年来,商丘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坚持强基导向,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释放“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成效。多元解纷凝聚合力
时间:2025-04-22 12:13:00 -
杭锦旗:“快联准”三字诀破解矛盾化解难题
走进杭锦旗锡尼镇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调解室内,几位村民正在金牌调解员石二军的耐心劝导下化解纠纷。“现在有了矛盾就来这里,很快就能解决,再不用到处跑了。”村民王大爷满意地说。近年来,杭锦旗锡尼镇创新推行“快、联、准”三字诀工作法,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让群众解决烦心事“最多跑一地”。作为杭锦旗旗政府
时间:2025-04-14 21:10:00 -
加快智能化辅助设备建设,要素式“两状”助力长沙法院跑出诉讼“加速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江闽川 罗文哲)“两状”即起诉状、答辩状,是当事人在参与诉讼时向法院提交的用于提出诉讼请求或答辩意见,并陈述相关事实和理由的法律文书。如何精准表达诉讼请求及相应事实和法律依据,常让第一次打官司的人民群众“伤脑筋”。一份将各项内容逐一要素式、可
时间:2025-04-10 12:03:00 -
《人民法院报》:黑龙江龙江 为社会诚信建设注入司法动能
【来源:黑龙江省法院网_亮点工作】今年以来,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民法院落实省法院部署创新举措,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司法动能,通过“刚柔并济”的方式,打造人人守信的社会环境。在“刚性”举措上,该院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约,有效维护了司
时间:2025-04-09 14:59:00 -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执行悬赏公告
申请执行人冯某国与被执行人李成刚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现申请执行人向本院提交书面执行悬赏申请。经审查,本院认为该申请系申请执行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应予准许。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特发布执行
时间:2025-04-09 10:12:00